早在新石器時代,大汶河遺址就有“紡綸”出土;商周時期誕生了木質紡織工具——腰機;漢代出現斜梁機,這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織機;元明之際,人們已將多種手法揉于棉織工藝,使粗布制造完全成熟;到了清代,老土布晉身為特殊的貢品,成為大內御用之物。土布文化作為黃河文化的重要代表,他的發展是黃河文化的見證。如今,在中原大地上,成千上萬的農家婦女還在唧唧復唧唧,用神奇的雙手續寫著土布古樸華美的樂章。在當今社會崇尚綠色、回歸自然的消費潮流中,它所具有的純棉質地、手工織造、民族圖案、古老民間工藝等特點顯的尤為珍貴。 |